生猪观点:
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,国内生猪市场近期呈现出区间震荡的态势。目前,生猪报价普遍稳定在14.5~14.8元/公斤,标猪出栏均价为14.59元/公斤。自春节过后,猪价已经盘整了近一个月的时间,并且出现了超预期的变化。春节前后,市场普遍对年后生猪市场持悲观态度,这促使养殖户积极降重出栏,导致中大猪存栏失衡,大肥价格持续高位运行。然而,春节后由于消费惯性回落,以及养殖户逢高出栏,猪价一度快速下跌至14.4元/公斤左右。不过,由于标肥价差坚挺、中大猪存栏偏少,养殖户控重情绪增强,同时南北地区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回升,消费需求也缓慢回升,猪价呈现出僵持局面。特别是3月中下旬之前,猪价以波动偏强为主,表现超出市场预期。尽管进入3月下旬后,受标肥价差收窄、气温回暖、需求跟进转弱以及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降温等因素影响,猪价重心略有回落,但由于集团猪企控重挺价,猪价下跌幅度有限。
目前,清明假期到来,国内标猪报价继续保持横盘整理态势,猪价可能在情绪引导下维持涨跌拉锯的走势。然而,部分机构对清明节后的猪价前景表示担忧,认为生猪市场可能迎来最艰难的时刻,猪价存在“断崖式”下跌的风险。从供应端来看,根据母猪存栏对10个月后标猪出栏的影响,由于2024年4月末母猪存栏量触底,而5月至11月能繁母猪存栏逐月回升,理论上2025年4月生猪供应能力将因2024年6月母猪存栏增加而进一步提升。特别是母猪存栏优化和生猪生产效率提高,使得本月适重标猪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。同时,春节后养殖户对标猪的压栏增重以及二次育肥的滚动入场,导致生猪出栏均重不断增加,进一步加大了本月的供应压力。据机构调研,4月份规模以上猪企的生猪出栏计划环比可能增加3.25%,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在需求方面,清明节后消费需求通常会惯性回落,猪肉购销仍处于季节性淡季。尤其是随着气温回升,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,市场替代品供应充足,加上国内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需求回暖的进程可能会受到抑制,鲜品猪肉购销较为冷清。虽然4月末受五一小长假的影响,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,但消费增量预计有限。因此,从理论上来看,4月份生猪市场购销将呈现“双增”局面,但需求增量有限,而养殖端的供应压力将明显增加。特别是国内标肥价差持续收窄,多地已经出现“倒挂”现象,这可能会抑制养殖户压栏增重的积极性,市场中大猪的认卖意愿可能会增强。同时,由于标肥价差不足,生猪近月合约表现不佳,二次育肥对猪价前景仍持谨慎态度,短期内入场信心可能较弱。
个人认为4月份生猪市场可能会呈现出“先弱后强”的态势,猪价存在“断崖式”下跌的风险,尤其是在清明节后,市场中大猪的认卖意愿可能会增强,这将进一步加大猪价下行的压力。然而,进入4月下旬后,随着购销情绪的回升,猪价底部支撑可能会增强,市场可能会出现温和回暖的走势。
用手机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“广西助农公众号”,更多养殖报价信息等着您。